网站入侵

入侵网站,破解服务,入侵服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

DOM型xss攻击流程(xss攻击方式)

本文导读目录:

怎么利用xss渗透测试?

xss 全称跨站脚本攻击

本身不能对服务器产生影响,而是对浏览者或页面产生影响

分三种,反射型,存储型,DOM型

原理,对用户输入不过滤,导致输入信息转为JavaScript或html执行

简单用法盗取cookie,弹窗,页面跳转等,可配合csrf甚至是sql注入使用。

以上为纯理论,如何构造有效负荷请自行谷歌。

We are CLAY. No system is safe.

如何防御XSS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XSS攻击,就要对Web应用程序源代码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漏洞进行修改。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中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可能无法找到当时的网站开发人员、需要网站下线等。对代码进行修改后,由于增加了过滤条件和功能,同时也给服务器带来了计算压力。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数据库服务器前端部署入侵防御产品。XSS攻击具有变种多、隐蔽性强等特点,传统的特征匹配检测方式不能有效地进行防御,需要采用基于攻击手法的行为监测的入侵防御产品产品才能够精确地检测到XSS攻击。

XSS攻击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XSS攻击XSS又叫CSS (Cross 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特殊目的。XSS属于被动式的攻击,因为其被动且不好利用,所以许多人常忽略其危害性。而本文主要讲的是利用XSS得到目标服务器的shell。技术虽然是老技术,但是其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编辑本段]如何寻找XSS漏洞就个人而言,我把XSS攻击分成两类,一类是来自内部的攻击,主要指的是利用程序自身的漏洞,构造跨站语句,如:dvbbs的showerror.asp存在的跨站漏洞。另一类则是来来自外部的攻击,主要指的自己构造XSS跨站漏洞网页或者寻找非目标机以外的有跨站漏洞的网页。如当我们要渗透一个站点,我们自己构造一个有跨站漏洞的网页,然后构造跨站语句,通过结合其它技术,如社会工程学等,欺骗目标服务器的管理员打开。

如何防止xss攻击

1. XSS攻击原理

XSS原称为CSS(Cross-Site Scripting),因为和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重名,所以改称为XSS(X一般有未知的含义,还有扩展的含义)。XSS攻击涉及到三方:攻击者,用户,web server。用户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web server上的网页,XSS攻击就是攻击者通过各种办法,在用户访问的网页中插入自己的脚本,让其在用户访问网页时在其浏览器中进行执行。攻击者通过插入的脚本的执行,来获得用户的信息,比如cookie,发送到攻击者自己的网站(跨站了)。所以称为跨站脚本攻击。XSS可以分为反射型XSS和持久性XSS,还有DOM Based XSS。(一句话,XSS就是在用户的浏览器中执行攻击者自己定制的脚本。)

1.1 反射型XSS

反射性XSS,也就是非持久性XSS。用户点击攻击链接,服务器解析后响应,在返回的响应内容中出现攻击者的XSS代码,被浏览器执行。一来一去,XSS攻击脚本被web server反射回来给浏览器执行,所以称为反射型XSS。

特点:

1 XSS攻击代码非持久性,也就是没有保存在web server中,而是出现在URL地址中;

2 非持久性,那么攻击方式就不同了。一般是攻击者通过邮件,聊天软件等等方式发送攻击URL,然后用户点击来达到攻击的;

1.2 持久型XSS

区别就是XSS恶意代码存储在web server中,这样,每一个访问特定网页的用户,都会被攻击。

特点:

1 XSS攻击代码存储于web server上;

2 攻击者,一般是通过网站的留言、评论、博客、日志等等功能(所有能够向web server输入内容的地方),将攻击代码存储到web server上的;

有时持久性XSS和反射型XSS是同时使用的,比如先通过对一个攻击url进行编码(来绕过xss filter),然后提交该web server(存储在web server中), 然后用户在浏览页面时,如果点击该url,就会触发一个XSS攻击。当然用户点击该url时,也可能会触发一个CSRF(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攻击。

1.3 DOM based XSS

基于DOM的XSS,也就是web server不参与,仅仅涉及到浏览器的XSS。比如根据用户的输入来动态构造一个DOM节点,如果没有对用户的输入进行过滤,那么也就导致XSS攻击的产生。过滤可以考虑采用esapi4js。

xss注入漏洞产生的原因?xss注入过程步骤是什么?防范xss注入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的用户输入中出现XSS漏洞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开发人员对XSS了解不足,安全的意识不够造成的。现在让我们来普及一下XSS的一些常识,以后在开发的时候,每当有用户输入的内容时,都要加倍小心。请记住两条原则:过滤输入和转义输出。

一、什么是XSS

XSS又叫CSS (Cross 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的特殊目的。XSS属于被动式的攻击,因为其被动且不好利用,所以许多人常呼略其危害性。

在WEB2.0时代,强调的是互动,使得用户输入信息的机会大增,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作为开发者,在开发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二、XSS攻击的主要途径

XSS攻击方法只是利用HTML的属性,作各种的尝试,找出注入的方法。现在对三种主要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种:对普通的用户输入,页面原样内容输出。

打开http://go.ent.163.com/goproducttest/test.jsp(限公司IP),输 入:scriptalert(‘xss’)/script, JS脚本顺利执行。当攻击者找到这种方法后,就可以传播这种链接格式的链接 (http://go.ent.163.com/goproducttest/test.jsp?key=JSCODE)如:http: //go.ent.163.com/goproducttest/test.jsp?key=scriptalert(‘xss’) lt;/script,并对JSCODE做适当伪装,如:

http://go.ent.163.com/goproducttest/test.jsp?key=%3c%73%63%72%69%70 %74%3e%61%6c%65%72%74%28%27%78%73%73%27%29%3c%2f%73%63%72%69%70%74%3e,当其 它用户当点此链接的时候,JS就运行了,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如跳去一个有木马的页面、取得登陆用户的COOKIE等。

第二种:在代码区里有用户输入的内容

原则就是,代码区中,绝对不应含有用户输入的东西。

第三种:允许用户输入HTML标签的页面。

用户可以提交一些自定义的HTML代码,这种情况是最危险的。因为,IE浏览器默认采用的是UNICODE编码,HTML编码可以用ASCII方式来写,又可以使用”/”连接16进制字符串来写,使得过滤变得异常复杂,如下面的四个例子,都可以在IE中运行。

1,直接使用JS脚本。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

2,对JS脚本进行转码。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

3,利用标签的触发条件插入代码并进行转码。

img onerror=”alert(‘xss’)” /

4,使用16进制来写(可以在傲游中运行)

img STYLE=”background-image: /75/72/6c/28/6a/61/76/61/73/63/72/69/70/74/3a/61/6c/65/72/74/28/27/58/53/53/27/29/29″

以上写法等于img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

三、XSS攻击解决办法

请记住两条原则:过滤输入和转义输出。

具体执行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输入方面对所有用户提交内容进行可靠的输入验证,提交内容包括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post数据等

第二、在输出方面,在用户输内容中使用XMP标签。标签内的内容不会解释,直接显示。

第三、严格执行字符输入字数控制。

四、在脚本执行区中,应绝无用户输入。

xss漏洞类型有哪些?

大家好,大家经常听到XSS攻击这个词,那么XSS攻击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防御XSS攻击大家清楚么?今天,天下数据就给大家讲一下:XSS攻击的定义、类型以及防御方法。

什么是XSS攻击?

XSS攻击全称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种在web应用中的计算机安全漏洞,它允许恶意web用户将代码植入到提供给其它用户使用的页面中。

XSS攻击有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 XSS 攻击有三种:反射型XSS攻击、DOM-based 型XXS攻击以及存储型XSS攻击。

1.反射型XSS攻击

反射型 XSS 一般是攻击者通过特定手法(如电子邮件),诱使用户去访问一个包含恶意代码的 URL,当受害者点击这些专门设计的链接的时候,恶意代码会直接在受害者主机上的浏览器执行。反射型XSS通常出现在网站的搜索栏、用户登录口等地方,常用来窃取客户端 Cookies 或进行钓鱼欺骗。

2.存储型XSS攻击

也叫持久型XSS,主要将XSS代码提交存储在服务器端(数据库,内存,文件系统等),下次请求目标页面时不用再提交XSS代码。当目标用户访问该页面获取数据时,XSS代码会从服务器解析之后加载出来,返回到浏览器做正常的HTML和JS解析执行,XSS攻击就发生了。存储型 XSS 一般出现在网站留言、评论、博客日志等交互处,恶意脚本存储到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3.DOM-based 型XSS攻击

基于 DOM 的 XSS 攻击是指通过恶意脚本修改页面的 DOM 结构,是纯粹发生在客户端的攻击。DOM 型 XSS 攻击中,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

如何防御XSS攻击?

1. 对输入内容的特定字符进行编码,例如表示 html标记的 等符号。

2. 对重要的 cookie设置 httpOnly, 防止客户端通过document.cookie读取 cookie,此 HTTP头由服务端设置。

3. 将不可信的值输出 URL参数之前,进行 URLEncode操作,而对于从 URL参数中获取值一定要进行格式检测(比如你需要的时URL,就判读是否满足URL格式)。

4. 不要使用 Eval来解析并运行不确定的数据或代码,对于 JSON解析请使用 JSON.parse() 方法。

5. 后端接口也应该要做到关键字符过滤的问题。

以上,是天下数据给大家分享的关于XSS攻击的全部内容,大家记得收藏方便以后查看哦。

如今,各种类型网络攻击日益频繁,除了XSS攻击之外,比较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还包括DDoS攻击、CC攻击等,它们非常难以防御,除了需要做好日常网络安全防护之外,还需要接入高防服务,可以接入天下数据高防cdn,通过天下数据高防cdn隐藏源IP,对攻击流量进行清洗,保障企业网络及业务的正常运行。

DOM 跨站脚本攻击问题,怎么解决

(1)需要注意对以下进行数据 ”编码”和”过滤”,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过滤”,对输出数据进行”编码”。

The URL

HTTP referrer objects

GET parameters from a form

POST parameters from a form

Window.location

Document.referrer

document.location

document.URL

document.URLUnencoded

cookie data

headers data

database data

(2)可以引入 防御XSS攻击的代码库

如何防止xss攻击,需要过滤什么

XSS攻击通常是指黑客通过"HTML注入"篡改了网页,插入了恶意的脚本,从而在用户浏览网页时,控制用户浏览器的一种攻击。

一、HttpOnly防止劫取Cookie

HttpOnly最早由微软提出,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浏览器将禁止页面的Javascript访问带有HttpOnly属性的Cookie。目前主流浏览器都支持,HttpOnly解决是XSS后的Cookie支持攻击。

我们来看下百度有没有使用。

未登录时的Cookie信息

可以看到,所有Cookie都没有设置HttpOnly,现在我登录下

发现在个叫BDUSS的Cookie设置了HttpOnly。可以猜测此Cookie用于认证。

下面我用PHP来实现下:

?php

header("Set-Cookie: cookie1=test1;");

header("Set-Cookie: cookie2=test2;httponly",false);

setcookie('cookie3','test3',NULL,NULL,NULL,NULL,false);

setcookie('cookie4','test4',NULL,NULL,NULL,NULL,true);

?

script

alert(document.cookie);

/script

js只能读到没有HttpOnly标识的Cookie

二、输入检查

输入检查一般是检查用户输入的数据中是否包含一些特殊字符,如、、'、"等,如果发现存在特殊字符,则将这些字符过滤或者编码。

例如网站注册经常用户名只允许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或者邮箱电话,我们会在前端用js进行检查,但在服务器端代码必须再次检查一次,因为客户端的检查很容易绕过。

网上有许多开源的“XSS Filter”的实现,但是它们应该选择性的使用,因为它们对特殊字符的过滤可能并非数据的本意。比如一款php的lib_filter类:

$filter = new lib_filter();

echo $filter-go('1+11');

它输出的是1,这大大歪曲了数据的语义,因此什么情况应该对哪些字符进行过滤应该适情况而定。

三、输出检查

大多人都知道输入需要做检查,但却忽略了输出检查。

1、在HTML标签中输出

如代码:

?php

$a = "scriptalert(1);/script";

$b = "img src=# onerror=alert(2) /";

?

div?=$b?/div

a href="#"?=$a?/a

这样客户端受到xss攻击,解决方法就是对变量使用htmlEncode,php中的函数是htmlentities

?php

$a = "scriptalert(1);/script";

$b = "img src=# onerror=alert(2) /";

?

div?=htmlentities($b)?/div

a href="#"?=htmlentities($a)?/a

2、在HTML属性中输出

div id="div" name ="$var"/div

这种情况防御也是使用htmlEncode

在owasp-php中实现:

$immune_htmlattr = array(',', '.', '-', '_');

$this-htmlEntityCodec-encode($this-immune_htmlattr, "\"script123123;/script\"");

3、在script标签中输出

如代码:

?php

$c = "1;alert(3)";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 = ?=$c?;

/script

这样xss又生效了。首先js变量输出一定要在引号内,但是如果我$c = "\"abc;alert(123);//",你会发现放引号中都没用,自带的函数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这时只能使用一个更加严格的JavascriptEncode函数来保证安全——除数字、字母外的所有字符,都使用十六进制"\xHH"的方式进行编码。这里我采用开源的owasp-php方法来实现

$immune = array("");

echo $this-javascriptCodec-encode($immune, "\"abc;alert(123);//");

最后输出\x22abc\x3Balert\x28123\x29\x3B\x2F\x2F

4、在事件中输出

a href="#" onclick="funcA('$var')" test/a

可能攻击方法

a href="#" onclick="funcA('');alter(/xss/;//')"test/a

这个其实就是写在script中,所以跟3防御相同

5、在css中输出

在owasp-php中实现:

$immune = array("");

$this-cssCodec-encode($immune, 'background:expression(window.x?0:(alert(/XSS/),window.x=1));');

6、在地址中输出

先确保变量是否是"http"开头,然后再使用js的encodeURI或encodeURIComponent方法。

在owasp-php中实现:

$instance = ESAPI::getEncoder();

$instance-encodeForURL(‘url’);

四、处理富文体

就像我写这篇博客,我几乎可以随意输入任意字符,插入图片,插入代码,还可以设置样式。这个时要做的就是设置好白名单,严格控制标签。能自定义 css件麻烦事,因此最好使用成熟的开源框架来检查。php可以使用htmlpurify

五、防御DOM Based XSS

DOM Based XSS是从javascript中输出数据到HTML页面里。

script

var x = "$var";

document.write("a href='"+x+"'test/a");

/script

按照三中输出检查用到的防御方法,在x赋值时进行编码,但是当document.write输出数据到HTML时,浏览器重新渲染了页面,会将x进行解码,因此这么一来,相当于没有编码,而产生xss。

防御方法:首先,还是应该做输出防御编码的,但后面如果是输出到事件或脚本,则要再做一次javascriptEncode编码,如果是输出到HTML内容或属性,则要做一次HTMLEncode。

会触发DOM Based XSS的地方有很多:

document.write()、document.writeln()、xxx.innerHTML=、xxx.outerHTML=、innerHTML.replace、document.attachEvent()、window.attachEvent()、document.location.replace()、document.location.assign()

  • 评论列表:
  •  死在江南烟雨中1
     发布于 2022-06-12 03:12:34  回复该评论
  • ref="#"?=htmlentities($a)?/a2、在HTML属性中输出div id="div" name ="$var"/div这种情况防御也是使用ht
  •  余安而川
     发布于 2022-06-12 07:10:46  回复该评论
  • (Cross 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特殊目的。XSS属于被动式的攻击,因为其被动且不好利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