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QQ出现大规模盗号,背后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 2、QQ黏虫是什么东西。有QQ黏虫的截图么?伪造成图片盗号对么?QQ黏虫怎样彻底清除。
- 3、盗号犯法吗
- 4、我被盗号了~~
- 5、如何看待“626”QQ大规模盗号?
QQ出现大规模盗号,背后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QQ可以说是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直到现在呢,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比方说,你可以选择在里面存一些图片啊,又或者是发一些收藏都是可以的,而且QQ的办公功能也是非常不错总而言之,我现在也是一直在使用,但是前两天却发生了一个大规模的盗号问题。
事情经过
QQ被盗号了其实在之前的时候是非常长假了,但是最近这两年因为QQ的热潮被退出,所以像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少发生了。
但是在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人都反映自己的朋友或者是本人的QQ号被盗,而且QQ里面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QQ群和QQ的好友都收到了一定的骚扰,有很多的QQ群甚至用了全民禁言。
QQ团队的回应。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呢QQ团队也是第一时间做出了一个反应。首先就是查明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原因是因为这些用户扫描了用不法分子所伪造的一些游戏登录的二维码,从而将QQ号泄露,然后就变成了这样。
QQ第一时间也进行了拦截并且收集了证,后期也会对于涉案团队进行起诉,目前为止大家的生活也恢复了,正轨没有什么问题了。
如何能够避免Q号被盗?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QQ号的频率使用越来越少了,所以你一定要定期的登录以前的QQ号有很多人被盗号了,根本都不知道另外的,如果你不会选择使用你的QQ号,你可以选择注销或者是在电脑里面持续的登录,同时也不要扫描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二维码,因为这些都是有可能会让你的QQ号泄露到一个盗号的风险。不管这一次是不是恶作剧都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所以大家还是要小心一点。
QQ黏虫是什么东西。有QQ黏虫的截图么?伪造成图片盗号对么?QQ黏虫怎样彻底清除。
QQ粘虫是网络病毒的一种,该病毒干扰正常QQ登录,将假的QQ登录窗口伪造的惟妙惟肖,再谎称“所谓QQ刷钻工具”传播。
QQ粘虫病毒的几个主要传播渠道:
1.伪装成QQ刷钻工具,
主要是论坛下载,qq群共享方式
2.伪装成各种QQ游戏外挂,
主要在外挂论坛下载
3.诱人的文件名(如:美女图片,xxx艳照门,最新资料等等)
主要用qq聊天点对点传播,qq群共享
QQ粘虫病毒发展至今可以说是第四代了。经过3代的变迁,和杀软不断的对抗,第四代真是越简单越难防,因为第四代样本行为非常简单,不会触发主动防御软件的监控规则。再者他就一锤子买卖。因为只运行一次,不做添加开机启动操作。盗取的时间点也做了转变不在是登入的时候,而且故意触发出qq登入异常的窗口,让用户信以为真。
以下列举一张QQ粘虫病毒假造的登录界面(图片出自爱毒霸论坛)
盗号犯法吗
盗号属于犯法,盗号属于盗窃虚拟财产会构成盗窃罪。
【法律分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例如农作物、树木等也可以成为该罪的对象。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只要依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谁,并不要求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预见或认识。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车,河中一群暂时无人看管的鸭子,客车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为人过失地将他人的财物误认为是自己的财物取走,在发现之后予以返还的,由于缺少故意的内容和非法占有的意图,不成立盗窃罪。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我被盗号了~~
..你种的是矩阵终结者 看看钱 是不是没了由于木马的作用经过是“上线-掉线-再上-失败-被盗”,所以可想而知,木马使用了“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这两招,利用一个伪造的登录客户端,由用户自动乖乖地把自己的帐号密码和密保卡告诉盗号者。首先,植入木马需要和WOW.exe整合,或者自己代替了wow.exe,潜伏在电脑wow文件夹中。1. 用户上线-3. 用户被踢下线-4. 用户再次点击wow图标-6. 用户输入帐号密码及密保卡A1A2A3位置的数字给伪造的登录界面-7. 伪造的登录界面再次把用户踢回桌面2. 木马监测到用户上线,强制结束wow进程---4. 盗号者利用用户的帐号上线,服务器要求输入密保(假定为A1A2A3)--5. 木马生成一个伪造的登录界面,要求输入密保A1A2A3---7. 木马把用户的帐号密码和密保卡A1A2A3对应的数字传输给盗号者---- 8.盗号者利用到手的号码登录服务器,清空人物。一切事件的发生按照数字顺序,这就是我推测的木马盗号的流程。这种木马并没有“获得”或“破解”你的密码和密保,只是“伪造”了一个登录界面,让你把重要的帐号密码和盘托出;只要你输入的是正确的帐号,密码,盗号者一定可以登录游戏(“密码大小写混合,进游戏全用小写”这一招对这种木马无效)。所以,它“绕过”了密保卡这个马奇诺防线,使用户的防线形同虚设。在硬件防护(比如“U盾”)的安全措施推出之前,使用这种原理的木马盗号似乎没有什么防御的办法。锁号?在你第二次被踢(这次是被木马伪造的客户端强制回到桌面,你根本没有见到服务器)的同时,盗号者已经登录上线卖装备了,这时锁号一点用都没有。木马的缺点和亡羊补牢之策照这样来说,这种木马岂非无敌?但是,你注意到了吗?NGA论坛上关于盗号的帖子并没有上一波盗号高峰期多;而且,也从没有“今天下线第二天发现在奥裸奔”这样的言论。由此推论:1. 这种盗号木马不是自动化的,效率很低。由于密保卡的存在,每一次登录需要的密码都不同,所以盗号者必须时刻盯住用户的操作,并“同步”登录游戏。这样的操作,比之从前的“自动化”上号,拆物,邮寄,下线,上号的循环要繁琐很多,所以现在盗号的效率非常低。2. 你只有“上线”才有被盗号的危险。你只有打开wow进程才可能被木马识别:“这人是羊祜!”然后通知盗号者动手,如果你处于不上线的状态,木马是没有办法引诱你输入帐号密码和密保的。3. 此种木马发作有其征兆。“强制结束进程”就是你中木马的标志,这也对中木马的玩家是一个警告。4. 由于此种木马盗号需要监控你的行为,所以,你意识到中木马后,换一台干净的电脑,它就对你无可奈何了。所以,这里是我推荐的亡羊补牢之策:1. 当你正常退出游戏,在下次上线之前,你不必担心你的号会有危险。2. 当你在线时,发现自己突然回到桌面(没有任何错误信息!),不要点wow图标!你极有可能中了木马。3. 如果在网吧,请立即换台机器!如果依然出现此情况,换网吧。4. 如果自己有电脑,在彻底清除木马前,不要登录wow,也不要去官网改密码再上!心存侥幸是不可取的。重复一遍,在确信自己完全清除木马之前,不能上线!不要跟我提“朋友/RAID/MM”,你应酬/聚会/泡吧时家里失了火,你跑回去抢救家什,你的领导/同事/女友会怪你吗?!如果你是离开wow就觉得无聊的宅男宅女,afk一阵子吧,打打球,玩玩牌,泡泡妞,看看电视,出去走走,地球其实比外域更有趣;如果你离开了WOW,离开了电脑,别的任何事都不想做,那么请允许我群嘲一下:你就是政府反沉迷的原因,没有之一。
满意请采纳
如何看待“626”QQ大规模盗号?
有大量用户反馈称遇到了自己或是身边的朋友、家人、同事等QQ被盗号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目前疑似被不法分子发起新一轮撞库攻击,这也提醒我们不要用低强度的密码,尽量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密码。
QQ被盗怎么回事?
从出现的情况来看,此次受影响范围较广,无论是安卓、HarmonyOS、iOS 用户,还是各个省份和地区的用户都有反馈,症状主要是被盗的账户会自动给好友和群发送不雅图片和赌博性内容。
腾讯回应:为黑产行为,深表歉意
腾讯QQ发布声明称:
被盗号的主要原因:系统用户扫描过不法分子伪造的游戏登录二维码并授权登录,该登录行为被黑产团伙劫持并记录,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发送不良图片广告。
当然这只是腾讯官方的说法,事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从本质上来说,扫码登录与账号密码其实几乎是一回事,但得益于多年来的网络安全教育,大多数用户在输入密码时往往会比较谨慎,但扫码时则会相对比较随意。毕竟大家肯定面对路边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有警惕,但是对于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二维码就几乎不会有太多担忧了,这归根结底无疑是互联网企业用信誉进行背书的结果。
此次QQ大规模盗号事件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用户相信了“腾讯”给出的二维码,但用户也是无辜的,因为并没能力去分辨这个二维码到底是出自哪里。所以未来在用手机扫码时,建议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非必要尽量不使用扫码登录,相较之下使用动态的手机验证码或类似网易将军令这种多因素认证工具,才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