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入侵

入侵网站,破解服务,入侵服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

微信盗号语音诈骗(微信被盗语音是我)

本文目录一览:

通过微信被骗钱了怎么

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进行诈骗,如不小心上当受骗,那就万分后悔了。所以,认清微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很重要,做到心中有数,给自己增添分警惕。自然也会想出怎么识破诈骗的伎俩。

1、盗号诈骗

通过盗取微信账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诈骗分子冒充家人联系甚至克隆语音,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2、换号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通过获取用户好友信息,通过“微信换号”等方式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3、身份伪装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搭讪单身男女,在骗取感情上的信任后,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4、利用代购诈骗

诈骗分子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求加付“关税”,等顾客钱付了之后,货品也收不到。

5、利用二维码诈骗

诈骗分子以商品为诱饵,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6、点赞诈骗

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7、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发布免费招聘求职,拼车,顺风车等进行诈骗、抢夺、抢劫、强奸等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8、微信假公众账号诈骗

诈骗分子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您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警方提醒: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

微信上被骗钱怎么办?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立刻报警。报警完成后,打开自己的微信,点击右上角的放大镜搜索按钮。

2、在搜索框中输入腾讯110,点击搜索显示搜索到的内容,点击腾讯110的微信小程序。

3、然后就进入到腾讯110页面中,点击中间蓝色的,我要举报。

4、展示我要举报的所有分类,这里因为是被骗,所以要选择第一个网络。

5、到了举报网络诈骗的界面中,输入自己的详细信息。列出举报对象,描述诈骗行为后插入诈骗截图。点击右侧示例可以看到标准版截图,点击提交。

警方提示:

在使用微信及其他社交软件时,应增强个人信息保密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邀请,慎重发布个人信息,使用微信过程中,建议及时关闭手机定位功能。

不要随意扫描街边二维码,特别是路边以加好友送礼品为名的二维码,会导致受害人个人信息泄露,被利用办理贷款、实施诈骗犯罪等行为。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微信上的投资盈利消息,投资应在正规、合法机构进行,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在微信聊天过程中,涉及到钱款交易时,例如对方提出借钱、购物、转账等,一定要与对方进行电话交流,切记不要根据对方提供的新号码进行联系;对于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银行客服电话查询银行卡归属地,一旦发现与自己或亲友所在城市不符,应提高警惕。

我朋友微信被盗用语音通话骗走了我3000块钱怎么办

首先呢,如果是语音通话的话,声音确实可以通过软件变声完成。存在这种可能,这种情况下就是被盗号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查询他那个微信账号那天是否存在异地登录,如果不存在,就是你朋友自己的声音,后边耍赖皮,不承认。如果金额达到3000是可以立案的,如果你朋友不承认,你可以告诉他,报警处理,看他的反应,如果真不是他借的,那也不会影响到你俩的感情。许多人都是对公安缺乏一定的信任,其实公安部门,都是很有效率的。要对国家的法律机关保持足够的信任!!!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朋友微信被盗,收到对方的语音,会导致自己手机中毒吗

不会中毒,但有可能被骗。

利用虚假语音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警方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需要市民加强防骗意识!不管是语音包还是语音验证,只要涉及到钱财问题,无论熟人、朋友还是所谓“客服”、“公检法”、“家长”、“老师”,必须要通过电话联系或者当面确认求证是否属实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果实在是不小心被骗,发现后第一时间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报案。还要提醒一点:网上有很多“语音包”,声称可以模仿、改变声音,而且很多时候被包装成娱乐工具,切勿因为好奇心而下载安装使用,因为在其制作、售卖和使用中,不仅存在违法风险,而且也有可能暴露自己的个人隐私,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微信冒名诈骗是怎么回事?

微信冒名诈骗是手段,多种多样。

微信朋友圈里鱼龙混杂,各种谣言和骗局层出不穷,很多人抱着“有益无损”的态度频频转发。如此一来,未经核实的消息便在网络中大肆泛滥。专家建议,非权威渠道来源的消息不要轻易转发。尤其是下面四种新出现的诈骗形式,手机用户一定要多加分辨。

1、虚假购物送礼。微信朋友圈出现“香奈儿口红试用”的宣传广告,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安全专家解释:“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2、微信盗号骗局: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最近有网友收到朋友微信发来消息,告知其手机刷机,号码丢失,需要该网友的手机号。安全专家指出,这也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盗取你的微信。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微信好友都将面临进一步风险。

3、微信红包骗局:以少换多有去无回。骗子一般在微信中通过添加“附近的人”加上好友,要求一起玩一个“微信红包以少换多”的游戏,并声称“发一个500元的红包,能够返还20000元”。受害者往往涉世未深,想到可以以少换多,便动心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方的一个骗局。据媒体报道,有受害者按照对方说的给骗子转了4000元钱,心想能返回16万元,结果这钱就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4、寻人、捐助骗局:暗藏诈骗电话。微信朋友圈里还经常发布“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也可能暗藏诈骗电话。360手机安全专家指出,朋友圈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 评论列表:
  •  瑰颈月棠
     发布于 2022-07-10 16:35:30  回复该评论
  • 当面确认求证是否属实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果实在是不小心被骗,发现后第一时间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报案。还要提醒一点:网上有很多“语音包”,声称可以模仿、改变声音,而且很多时候
  •  边侣同尘
     发布于 2022-07-10 16:22:21  回复该评论
  • 承认,你可以告诉他,报警处理,看他的反应,如果真不是他借的,那也不会影响到你俩的感情。许多人都是对公安缺乏一定的信任,其实公安部门,都是很有效率的。要对国家的法律机关保持足够的信任!!!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报警处理。朋友微信被盗,收到对方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