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FBI"十大通缉犯"列表及介绍
成立于1908年的FBI 于1950年3 月14日开始设立“十大通缉犯”,旨在通过公布一些重大逃犯的照片及年龄、身高、体重、体型、发色、眼睛、肤色、性别、种族、职业、化名等简况,让公众协助将其缉拿归案。上“十大通缉犯”名单并非“易事”:嫌犯须有较长的严重犯罪记录,或被认为对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要先经过FBI 专门机构组织的候选和初选,最后由副局长亲自敲定。上了名单的十大逃犯不分等级。如被抓获、或对他(她)的指控被停止、或其不再适合“十大通缉犯”的标准,就从名单上撤下。迄今为止,共有5 名“上榜”逃犯因不再符合标准而中途“下榜”,另有15人因对其指控被撤消而“退”出大名单。“十
大通缉犯”一般固定为十人,撤一个,就会再补一个,但偶尔也会“超员”———1968年谋杀马丁。路德。金的厄尔。雷是首位“第十一名通缉犯”。截至2000年12月,共有460 名逃犯曾被列入“十大通缉犯”名单,431 名被抓获,其中137人是在公众协助下抓获的。
世界上第一位黑客是谁.
Richard Stallman--传统型大黑客,Stallman在1971年受聘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程序员。
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贝尔实验室的电脑科学操作组程序员。两人在1969年发明了Unix操作系统。
John Draper(以咔嚓船长,Captain Crunch闻名)--发明了用一个塑料哨子打免费电话
Mark Abene(以Phiber Optik而闻名)--鼓舞了全美无数青少年“学习”美国内部电话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Robert Morris--康奈尔大学毕业生,在1988年不小心散布了第一只互联网蠕虫。
Kevin Mitnick--第一位被列入fbi通缉犯名单的骇客。
Kevin Poulsen--Poulsen于1990年成功地控制了所有进入洛杉矶地区KIIS-FM电台的电话线而赢得了该电台主办的有奖听众游戏。
Vladimir Levin--这位数学家领导了俄罗斯骇客组织诈骗花旗银行向其分发1000万美元。
Steve Wozniak--苹果电脑创办人之一。
Tsotumu Shimomura--于1994年攻破了当时最著名黑客Steve Wozniak的银行帐户。
Linus Torvalds--他于1991年开发了著名的Linux内核,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电脑系学生。
Johan Helsingius--黑尔森尤斯于1996年关闭自己的小商店后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被称为“penet.fi"的匿名回函程序,他的麻烦从此开始接踵而至。其中最悲惨的就是sceintology教堂抱怨一个penet.fi用户在网上张贴教堂的秘密后芬兰警方在1995年对他进行了搜查,后来他封存了这个回函程序。
Tsutomu Shimomura--能记起他是因为抓了米特尼克。
Eric Raymond--Eric Raymond就一直活跃在计算机界,从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同时,Eric Raymond更热衷于自由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并撰写文章、发表演说,积极推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为自由软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写的《大教堂和市集》等文章,是自由软件界的经典美文,网景公司就是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决定开放他们的源代码,使浏览器成为了自由软件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黑客的兴起
黑客最早始于20 世纪50年代,最早的计算机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式学院,贝尔实验室也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1994年以来,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代了方便、自由和无限的财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网络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维持人类社会的第三资之出源,它是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介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也随之出现了。
凯文·米特尼克的人物成就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米特尼克还买不起自己的计算机,他只能赖在一家卖无线电的小商店里,用那里的样品及调制解调器来拨号到其它计算机。
自己独特的工具:在潜逃的三年里面,米特尼克主要靠互联网中继聊天工具(IRC)来发布消息以及同朋友联系。
鲜为人知的事实:米特尼克曾被判到社区治疗中心治疗一年,在这段时间为了戒掉自己的计算机瘾,他曾经登记参加了一项专为各种瘾君子准备的12步计划。
2002年,对于曾经臭名昭著的计算机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来说,圣诞节提前来到了。这一年,的确是Kevin Mitnick快乐的一年。不但是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从此可以自由上网,不能上网对于黑客来说,就是另一种监狱生活)。而且,他还推出了一本刚刚完成的畅销书《欺骗的艺术》(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 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此书大获成功,成为Kevin Mitnick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第一炮。
出版图书
《反入侵的艺术》
书名:反入侵的艺术——黑客入侵背后的真实故事》
作者: (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 / (美) 西蒙(Simon, W. L.)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Art of Intrusion: the Real Stories Behind the Exploits of Hackers, Intruders and Deceivers
译者: 袁月杨 / 谢衡
出版年: 2014-8-1
页数: 260
定价: 49.80元
ISBN: 9787302373582
内容简介:
四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用口袋大小的计算机在拉斯维加大把挣钱。一个无聊的加拿大年轻人居然能顺风顺水地非法访问南部的一家银行。几个毛头小子受到蛊惑,被拉登手下的恐怖分子征召去攻击LockheedMaritn公司!
这些都是真实故事!都是作者Kevin D. Mitnick与黑客面谈后,根据他们的真实经历撰写的。事实上,《反入侵的艺术——黑客入侵背后的真实故事》中多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传奇大师Mitnick顶礼膜拜,视其为偶像和英雄,所以也愿意推心置腹,道出埋在心底多年的隐秘故事。
攻击行为其实是可以防范的!Mitnick在每个故事之后做了专业分析。Mitnick是推荐安全措施的不二人选。Mitnick对黑客的才气与顽强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在《反入侵的艺术——黑客入侵背后的真实故事》中,他将一生积累的丰富技能和盘托出,指导你弄清入侵者的手段,帮你筑起固若金汤的安全防线。
如果读者是自己所在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反入侵的艺术——黑客入侵背后的真实故事》中的故事完全可能在你管辖的领域内发生。害怕国家安全官员深夜造访吗?对在真实生活中与黑客斗智斗勇的故事感兴趣吗?请认真阅读本书,并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加以防范吧!
《反欺骗的艺术》
书名: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
作者: (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 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译者: 潘爱民
出版年: 2014-7-1
页数: 336
定价: 49.80元
ISBN: 9787302369738
内容简介: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D. Mitnick)曾经是历史上最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文章、图书、影片和记录文件。自从2000年从联邦监狱中获释以来,米特尼克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在他的首部将功补过的作品中,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黑客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佛语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米特尼克邀请读者进入到黑客的复杂思维中,他描述了大量的实际欺骗场景,以及针对企业的社交工程攻击和后果。他将焦点集中在信息安全所涉及到的人为因素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防火墙和加密协议并不足以阻止一个聪明的攻击者入侵企业的数据库系统,也无法阻止一个愤怒的员工搞垮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他举例说明了,即使是保护最为严密的信息系统,在面对一个意志坚定的、伪装成IRS(美国国税局)职员或其他看似无辜角色的骗子老手时,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从攻击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每一种攻击之所以能够得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这些攻击。本书的叙述非常吸引人,有很强的可读性,仿佛是一部介绍真实刑事案例的侦探小说。
最为重要的是,米特尼克为了补偿他过去所犯过的罪,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提供了许多指导规则,让企业在开发安全行为规程、培训计划和安全手册的时候有所参考,以确保公司投入资金建立起来的高科技安全屏障不至于形同虚设。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防止安全漏洞的建议,并且希望人们不要忘了提防最严重的安全危险——人性。
安全建议
他在一次转机的间隙,写下了以下十条经验与大家分享:
●备份资料。记住你的系统永远不会是无懈可击的,灾难性的数据损失会发生在你身上———只需一条蠕虫或一只木马就已足够。
●选择很难猜的密码。不要没有脑子地填上几个与你有关的数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修改默认密码。
●安装杀毒软件,并让它每天更新升级。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时刻留意软件制造商发布的各种补丁,并及时安装应用。
●不用电脑时候千万别忘了断开网线和电源。
●在IE或其它浏览器中会出现一些黑客钓鱼,对此要保持清醒,拒绝点击,同时将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自动脚本功能关闭。
●在发送敏感邮件时使用加密软件,也可用加密软件保护你的硬盘上的数据。
●安装一个或几个反间谍程序,并且要经常运行检查。
●使用个人防火墙并正确设置它,阻止其它计算机、网络和网址与你的计算机建立连接,指定哪些程序可以自动连接到网络。
●关闭所有你不使用的系统服务,特别是那些可以让别人远程控制你的计算机的服务,如RemoteDesktop、RealVNC和NetBIOS等。
●保证无线连接的安全。在家里,可以使用无线保护接入WPA和至少20个字符的密码。正确设置你的笔记本电脑,不要加入任何网络,除非它使用WPA。要想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因特网世界里保护自己,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要时刻想着,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角落里,一个或一些毫无道德的人正在刺探你的系统漏洞,并利用它们窃取你最敏感的秘密。希望你不会成为这些网络入侵者的下一个牺牲品。
世界十大黑客的凯文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
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大约310万人民币)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FBI甚至认为其过于危险,收买了米特尼克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诱使米特尼克再次攻击网站,以便再次把他抓进去。结果——米特尼克竟上钩了,但毕竟这位头号黑客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后,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追捕令发出前就逃离了。通过手中高超的技术,米特尼克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控制了当地的电脑系统,使得以知道关于追踪他的一切资料。
他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米特尼克的圣诞礼物来自联邦通信管理局(FCC)。FCC决定,恢复米特尼克的业余无线电执照。从13岁起,无线电就是米特尼克的爱好之一。他仍然用自制电台和朋友通话。他认为,正是这一爱好引发了他对计算机黑客这个行当的兴趣。不过,这份执照恢复得也并不轻松,他必须交付高达1.6万美元(大约9.9万人民币)的罚款。“这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份业余无线电执照,米特尼克说,‘不过我仍然很高兴。’”
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凯文·米特尼克
世界上最顶尖的黑客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世界十大黑客10:乔治·霍茨(George Hotz)
霍茨是名年仅22岁的黑客,他因将苹果iPhone手机越狱(jailbreaking),和破解索尼PlayStation 3,而名声大振,而对PlayStation 3的破解,最终也使得霍茨与索尼对薄公堂。
索尼对霍茨提起诉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索尼禁止霍茨破解索其产品。而黑客组织Anonymous则继承了霍茨的事业,针对索尼发起了报复性攻击。霍茨此后被社交网站Facebook招致麾下。
世界十大黑客4:尼亚克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咤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世界十大黑客3:李纳斯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博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博士的象征性奖励。
主要成就:好像是谈论梦想,又好像是“X档案”中的一段情节。一个21岁的芬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公布于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程序员为之增补、修改和传播,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0多万的用户,成为了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世界十大黑客3:李纳斯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博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博士的象征性奖励。
主要成就:好像是谈论梦想,又好像是“X档案”中的一段情节。一个21岁的芬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公布于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程序员为之增补、修改和传播,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0多万的用户,成为了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世界十大黑客2:丹尼斯
丹尼斯?利奇Dennis M Ritchie(又译丹尼斯?里奇), C语言之父,Unix之父。生于1941年9月9日,哈佛大学数学博士。Dennis M. Ritchie 担任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 (原ATT实验室)下属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系统软件研究部的主任一职。1978年Brian 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出版了名著《C程序设计语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此书已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C语言方面最权威的教材之一。
在Ritchie的成长历程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他父亲,而另一个是他的挚友,同为UNIX发明人的Ken Thompson。尤其是后者。有人问过Dennis,他的偶像是谁,不论在计算机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他说:我不过是在英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很显然,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物是Ken Thompson。UNIX大部分是他的工作,同样也是C语言的前辈,同样Plan 9系统的大部分工作也是他做的。并且在这其间Ken做了第一个计算机象棋大师。
世界十大黑客1:凯文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
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FBI甚至认为其过于危险,收买了米特尼克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诱使米特尼克再次攻击网站,以便再次把他抓进去。结果——米特尼克竟上钩了,但毕竟这位头号黑客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后,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追捕令发出前就逃离了。通过手中高超的技术,米特尼克甚至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控制了当地的电脑系统,使得以知道关于追踪他的一切资料。
为什么抓不到勒索病毒黑客
勒索病毒的溯源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曾经FBI悬赏300万美元找勒索病毒的作者,但没有结果,目前全球都没有发现勒索病毒的作者来自哪个国家。但从勒索的方式看,电脑感染病毒之后会出现包括中文在内十五种语言的勒索提示,且整个支付通过比特币和匿名网络这样极难追踪的方式进行,很有可能是黑色产业链下的组织行为。
勒索病毒预防方法:
1、为计算机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微软已发布补丁MS17-010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请尽快安装此安全补丁;对于windowsXP、2003等微软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机器,可使用360“NSA武器库免疫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并关闭受到漏洞影响的端口,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软件等病毒的侵害。
2、关闭445、135、137、138、139端口,关闭网络共享。
3、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文件不要下载,不明邮件不要打开……
4、尽快(今后定期)备份自己电脑中的重要文件资料到移动硬盘、U盘,备份完后脱机保存该磁盘。
5、建议仍在使用windowsxp,
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用户尽快升级到windows7/windows10,或windows2008/2012/2016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