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入侵

入侵网站,破解服务,入侵服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

黑客软件偷改高考志愿(高考志愿被恶意篡改)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一女生频遭他人恶意修改考研志愿,到底是谁在背后操作?

重庆一女生频遭他人恶意修改考研志愿,小编认为肯定是女生大学期间的一个同学或者是朋友,又或者是私下里和这名女生有过摩擦的同学。不然没有人会去知法犯法,也没有人会出现这种恶劣的行为。

其实上过学的大家都能够清楚的知道,不管是中考、高考,又或者是硕士考试,都会填相应的志愿,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可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给录取。但是考研的压力本来就大,女生虽然通过了第一志愿的学校笔试,但是在复试的过程当中被涮了下来,女生并没有放弃,想要通过调剂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在调剂的过程当中,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报了三个与自己专业不符的学校。于是女孩就选择了报警,要求警方介入,随州警方的介入,查到了异地登录的地址是新疆,新疆又是女孩就读大学的一个地方,所以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得罪什么人了,或者是和自己有恩怨的人。

不然其他人也不会无聊到这种地步,特意记住某个人的信息,从而不让对方好过,给对方瞎报一些专业,让对方没有学上。这样的心理是非常可怕的,同时也存在着恶意报复的行为,因此被抓到了之后,受到的法律制裁将会很严重。另外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告诉大家,个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以及家庭人员的名字,包括一些私密的信息,全部都告知他人。

而且平台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必须要对于考生登录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如果连验证信息都不用要的话,那么其他人只要知道一个卡号或者身份证号,就可以将其他人的考生信息给偷走,因此平台也有着相应的失责。不管怎样小编还是希望这件事情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让大家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更加重视起来。

高考志愿篡改是那里发生的?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以下为当日的新闻。

经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被改志愿的考生共有12名,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查证,该案系万胜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将学生信息泄露给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师以及招生人员,后者篡改了学生的高考志愿

涉事学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称:花钱“买生源”完全不存在,系该校年轻教师太想表现自己才犯下此案

昨日,备受关注的“眉山东坡区万胜高中十余学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成功告破。据眉山市东坡区政府新闻办通报,经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被改志愿的考生共有12名,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目前,三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证实说。

同时,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新闻发言人邓老师证实,涉及该案的李姓老师,系该学院一名年轻教师,属自愿外出从事学院招生宣传工作。“他很年轻,可能是太想表现自己了,才做出了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们学院根本不存在‘花钱买生源’的现象。”邓老师回应说。

事发经过

高考志愿被“偷梁换柱”

“万胜高中十余名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被发现的时间集中在6月29日。当天上午,有学生发现,其在6月27日填报的高考志愿,竟莫名发生改变,即变成了“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消息传开后,该校学生纷纷查看自己高考志愿。经校方统计,该校共有十余名学生的高考志愿被“偷梁换柱”,且均为同一高校:四川三河学院。

事发后,眉山市委市政府、东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要求迅速查清事件真相,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严肃性。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经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技术人员鉴定后确认:的确有人通过考生正常网报入口,在网报系统关闭前的很短时间内,使用万胜高中13名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初始密码进行登录并修改了志愿。

7月4日,眉山市招考办恢复了这13名考生的原始志愿。

警方查证

“内鬼”勾结职校教师

“十余名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被曝光后,眉山警方紧急介入调查。昨天下午,据负责此案的办案民警透露,经侦查确定,共有12名考生志愿被改,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案中将十余名考生信息泄露出来的,系万胜高中教导处副主任徐某,其将考生信息泄露给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师李某,后者将学生信息交予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聘用的招生工作人员秦某。

获得信息后,秦某便通过网络修改了考生志愿。因该案尚在深入调查中,民警未透露是否还涉及更多学校和更多考生,也未透露涉案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利益关系。

目前,三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中,秦某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李某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徐某涉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篡改高考志愿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篡改高考志愿会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责。

近年来,多地都发生了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其中既有个别教师为谋利益而篡改;也有同窗好友出于个人目的而篡改;还有社会人员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志愿填报系统。其中的一起案例,作案者因篡改了四位同学的高考志愿,被当地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刑7个月。

法律专家岳屾山介绍,篡改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例,法律没有就单独的篡改高考志愿行为来做规定。因为是通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这种行为来实施犯罪,要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追究责任。

避免学生“被志愿” 技术防范应增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篡改高考志愿的犯罪成本较低,相关法律的缺位或许是近年来该类事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处理此类情况时,考虑到涉事学生的前途,如果没有产生具体伤害后果,往往会从轻处理,然而这种网开一面,却助长了相关的违规违法犯罪。

熊丙奇同时指出,要避免学生“被志愿”,技术防范应该增强。可借助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信息绑定、密码问题保护等技术手段,增强志愿报考系统的严密性。

相关部门也再度提醒,考生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登录密码,每次填报、修改或浏览完志愿后,务必点击“退出”并关闭所有填报志愿期间打开的浏览器窗口。

黑客能改高考志愿吗

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如果这个没有保障,那就没有公平竞争了。放心吧!祝你好运!

有人恶意修改他人的考研志愿,他是怎么做到的?

近些年出现了不少被人修改考研志愿和高考志愿的情况,后来有被公安机关调查清楚的,据犯罪嫌疑人自己供述,学信网和教育局相关网站注册账号是由学校统一注册的,初始密码都是使用的身份证后六位,或者是电话号码后六位,于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学校社群发布的学生个人信息表格,了解到被害人,个人身份信息,于是就知道了受害人的账号和密码,犯罪嫌疑人用受害人的账号密码登录相关网站,进行胡乱修改以达到报复被害人的目的。

 19年出了这么一个案例,河南郑州某高三学生,小张遇到了一件糟心事,高考结束后,成绩出来了,考得很好,学校喊他去填报志愿,学号和教育局相关网站的账号是通过班级群发在群里的,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小张填报完了志愿就等着录取通知书,可是等了很久,却等来一个三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明明自己根本没填这个学校,也没填这个专业,怎么就成这样了,小张首先去学校找了老师问情况,但是老师也不明白为啥会这样,无奈之下,小张登录网站去看,结果是自己的志愿填报被人修改了,在家人和老师的建议下,小张报了警。

警察经过技术手段,找到了登录网站修改小张志愿的人,并且将他抓获,原来修改小张志愿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小张的同班同学小王,小王在班级群看到了小张的学号和身份信息,随即他就出于报复心理,登录了小张的账号,并且将他的高考志愿胡乱修改,本以为无人知觉,可还是被警察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他的登录IP地址。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每个同学都知道,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学号和学信网等教育局网站的账号和密码,因为道理很简单,学校习惯把学生的学号和身份信息表格发布在群里,只要是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看到,这要是同学之间有矛盾的,并且有报复心理的,能轻松登录对方账号,进行报复操作。所以自己的学信网和教育局相关网站的初始密码要及时修改,以免他人登录

主要原因和处理建议

一、个人身份信息泄露。

二、没有及时修改教育局相关网站初始密码。

三、如发现被人修改考研志愿和资料信息,及时报警处理。

恶意修改他人考研志愿的,大多数情况是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再加之没有修改网站初始密码,犯罪嫌疑人通过学校社群获得被害人身份信息之后登录被害人网站进行报复性恶意篡改。

  • 评论列表:
  •  囤梦猫爷
     发布于 2022-07-18 18:45:39  回复该评论
  • 者是电话号码后六位,于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学校社群发布的学生个人信息表格,了解到被害人,个人身份信息,于是就知道了受害人的账号和密码,犯罪嫌疑人用受害人的账号密码登录相关网站,进行胡乱修改以达到报复被害人的目的。  19
  •  余安雾夕
     发布于 2022-07-18 21:15:21  回复该评论
  • 侦查确定,被改志愿的考生共有12名,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警方查证,该案系万胜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将学生信息泄露给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师以及招生人员,后者篡改了学生的高考志愿涉事学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称:花钱“买生源”完全不存在,系该校年轻教师太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