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入侵

入侵网站,破解服务,入侵服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

黑客课标(黑客 教学)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 研究新课标,让信息素养渗透新课程。

新课标明确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思维、转变观念,让信息素养渗透课堂教学,重视从单一的信息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技能的培养,重视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必须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其中任务驱动式是一种新型的而且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2、分析新学情,让信息素养融入新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目标,教师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融入信息素养这一要素,着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信息素养本身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它包括多个方面和条目,但具体到某一个人和某一阶段,就不能刻意在这些方面和条目上都达到某一个特定的水平,要提倡个性化的选择与发展,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合理确定内容和重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课堂激活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

3、实施新设计,让信息素养激活新课堂。

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实质在于连接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愉悦的心情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呈现教学情境的方式可以多样的,比如观看一段视频、做一个小游戏、创设一个比赛情境等。实施任务驱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明确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老师预定的任务,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在相互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探讨并掌握相关的新内容,来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设计《双机互连》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我充分到考虑高中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中因经常接触网络而得出的经验,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两台计算机中的资源实现共享?”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发言,有学生说:“用u盘拷贝”,有学生说:“发电子邮件或用qq发送文件”,也有学生说:“做一个小型局域网”。学生的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便可从中找到与这节课关系密切的答案,从而引入课题。在接下来的新课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同时通过帮助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知识链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双机互连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同学之间开展交流与评价,从而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不可能仅仅在信息技术课程里完成,也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有效的时间里完成,任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只能是阶段性地“培养”或者“提升”信息素养。进一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事情,更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事情,不仅是学校教育阶段的事情,更是终生发展的事情。因此站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角度,立足于“问题解决”来进行课程整合和促进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其他课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其他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培养其他课程文化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广和更深的需求,促使信息素养的培养能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中,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四)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想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文化素养,是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延伸。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道德素养。如在教学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如bbs、论坛、qq时,要求学生言行要礼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教学信息安全时,就应该告诉学生传播病毒和黑客行为是不道德的,是在扰乱社会的信息秩序;在教学internet下载和多媒体知识时告诉学生我们使用别人的软件产品或欣赏音乐时注意不能侵犯知识产权;针对学生普遍对上网很感兴趣的现象,告诉学生不能沉迷网络和游戏而荒废学业,更加不能搞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提高道德文化素养。

以上,笔者结合新课程实验过程及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策略探索。面临着新课程改革,尽管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坚定信念,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各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境界。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读什么书——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

在此次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中,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从横向的知识结构看,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标准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是课程的四大主题之一。在此部分,课标中给出的6条内容标准中就有4条与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有关,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凡此种种,都凸现了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的重要性。 其次,从纵向的课程目标看,新课程强调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更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课标中对此描述为“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而言,则是明确提出了从伦理知识到自身行为的具体要求。 可见,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方面的书籍应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必读的,以下,笔者将向大家推荐几本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使老师们通过阅读来掌握处理信息技术环境中伦理问题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从而使新课程提倡的有关伦理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在计算机伦理方面,《计算机伦理学——计算机学中的警示与伦理困境》一书毫无疑问是经典之作。该书是澳大利亚著名计算机伦理学家福雷斯特(卒于1993年)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正如作者所说:“本书的写作目的:(1)讲述一些计算机给社会带来的新问题,(2)这些问题是如何给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用户造成道德困境的。”福雷斯特认为,计算机已经被证明经常是不安全、不可靠、不可预测的。因此,计算机伦理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它旨在“唤醒”学生,培养他们的伦理意识,使他们具有社会关怀。虽然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但书中还是避开了艰深的伦理学理论,用生动活泼的例证、轶闻和故事介绍了计算机犯罪、软件盗版、黑客、病毒和对隐私权的侵犯等信息社会的敏感内容,特别是作者给出的“假想案例”以及附录中加入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伦理与职业行为规范》,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说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伦理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之一。 《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是国际伦理与信息技术协会主席斯皮内洛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作为《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一书的参考读物(参看“导读”部分)。《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则阐述了黑客如何代表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精神气质,带给我们关于黑客的深入思考。《媒体与信息伦理学》从信息——这个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入手,分析了在信息的生产、组织、流通等主要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如信息战争、黑客行为、网络与公民自由、隐私问题、知识产权等,可以看作是信息时代伦理问题的理论指南。 在经典教材方面,美国著名高校教材《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在第三版中新增加了“计算机伦理”一章,对计算机所涉及的隐私、软件所有权、滥用等伦理问题给予了关注。另外,美国学者斯班尼罗的《信息和计算机伦理案例研究》完全由基于现实情况编写的案例出发,深入探讨信息和计算机伦理的本质。书中的38个典型案例都在各种研讨会和课堂中实际应用过,是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伦理问题的极好切入点。 ,这种以案例讨论的形式代替艰深的理论宣讲正是优秀的应用伦理学书籍的特色。对教师而言,当今的教师并不喜欢那种采用“应该如何如何”话语方式的书籍,他们更希望通过阅读来启发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特别是在很多问题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应用伦理学领域,笔者相信,这恰恰是教师所应采用的最佳阅读方式。导读——[美]斯皮内洛著《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

flash教案

;class_id=211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设计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初中信息技术》必修部分上册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理论知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12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67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比武参赛教案

·计算机教学比武参赛教案 一、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二、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和硬件。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36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第3课 编辑自己的声音

·第3课 编辑自己的声音 学习任务:学会使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对声音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 相关知识有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44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第2课 网络中的声音

·第2课 网络中的声音寻找音乐、电台、英语辅助材料等 学习任务:了解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学会在网络中查找并下载自己喜欢音乐,学会在线收听广播电台。 相关知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85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图像合成教案

·课题 图像合成 课型 新授课重难点 图像合成技术 教法 讲解演示教学目标 1、创建不同的图层,引入图像以合成图像 2、调整图层的前后关系,合理地排列图像的位置教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94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图片的简单合成》教学设计

·《图片的简单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内容。在前两小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对......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05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727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011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案

·确定网站主题及网站所包含的内容,网页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素材。规划网站,建产网站的示意图。创建网站,设计网页,建立网页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关于中国茶的网站,让......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15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制作艺术字

·本课重点讲解photoshop中图层属性的设置及图蒙板的使用,是学习计算机处理图片的重点。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在以前学习photoshop的基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761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 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八年级

·教学计划一、 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116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科学教案 代谢与平衡

·课 题代谢与平衡第1课时教学内容第四节:能量的获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引入:录像或图片——运动,休息,学习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29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形象的统计图

·1,教材分析: "形象的统计图"是初一《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第十一课的内容,Excel教学内容在初一信息技术中共安排了三课(第九课至第十一课),这是学习Excel的第三课.在前二......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38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rar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157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rar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rar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467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453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信息技术课教案

·年级_初一 从网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IE游览器,了解与访问因特网操作相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分类目录搜索与关键词搜索技巧. 3.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网址. 能力......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479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一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年级:初一年级 初中第一册(下) 章: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节: 第一节 初识计算机网络 课题:...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克服了单机运行的缺陷,它充分结......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880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课 题 网页制作 科目 信息技术 课 时 1 班 级 初二 教师 郝松 活动目标 通过浏览网页,熟悉网页编辑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加强对祖国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592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 页 共 32 页 人类已跨进21......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119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编辑操作

·编辑操作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编辑操作的通用方式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选择对象的一般操作,包括单击选择与框选以及配合ctrl和shift键的选择操作; 掌握删除,移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40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学期教学教案 学科:信息技术第四册班级 二年级任课教师:梁立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PowerPoint 2000". (2)学会启动PowerPoint 2000,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329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第6单元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课题名称:第1课 网络基础知识 知识点:1. 电脑网络的分类; 2. 因特网的概况; 3. ...⒊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服务. 学情分析:学生对上网的兴致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46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二信息技术教案

·学期教学教案 学科:信息技术第四册班级 二年级任课教师:梁立新 教材简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本》第四册.本教材主要内容以Microsoft O......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302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教案

·教学媒体:(本教案需用到的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 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上网设备. 软件 因特网浏览器 在线资源 有...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本教材是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960 推荐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评选时不应只注重最后的作品,而应包括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性文档,如计划书,资料索引表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143 推荐程度:

2008-07-29 17:18:15 初中信息基础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基础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相聚“网上邻居”第1课走进网络教室第2课我的老师第3课个人小档案第4课介绍我自己第5课认识新同学第6课网上交个好朋友第7课我的学习体会第二单元遨游Internet第8课神奇的网络第9课网上诺贝尔第10课浙江旅游第11课生物圈二号第12课网上图书馆第13课网络与道德第14课奇妙的信息世界第15课江南风情游第三单元构建资源库第16课准...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26 09:16:41 华师大版初中信息科技备课资料[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科技华师大版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课时第二章使用视窗操作系统5课时第三章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10课时第四章电子表格16课时第五章学建网页14课时第六章探究性学习案例8课时全学年共56课时,建议第一学期完成: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章共32课时第二学期完成:第四章、第六章共24课时第一章使用视窗操作系统总目标...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8 16:18:3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教学准备...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8 14:56:26 河北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备课资料[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课计算机互联网络第五课访问因特网第二单元多媒体世界第六课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第七课图形图像第八课声音第九课动态图像第十课图文处理第十一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10 17:43:09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走进网络教室第2课我的老师3课个人小档案第4节介绍我自已第5课认识新同学第6课网上交个好朋友第7课我的学习体会第8课神奇的网络第9课网上诺贝尔第10课浙江旅游第11课生物圈二号第12课网上图书馆第13课网络与道德第14课奇妙的信息世界第15课江南风情游第16课准备构建资料第17课建立素材资料库第18课建立学习资料库第19课建立软件资料...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03 15:54:14 河北版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一学期:第一册第1章、第2章、第3章(约14课时)第二学期:第一册第4章、第5章、第6章(约14课时)第一学期第1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课时)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03 15:40:34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第一课我看网络第二课上网准备第三课我的E世界第四课因特网探源第五课因特网的未来第二单元网上交流第六课电子邮件第七课e鸽传书第八课邮件好管家第九课 各抒己见第十课直面你我第三单元网上安家第十一课我看网站第十二课制定建站计划第十三课为网站搜集素材第十四课建立网站站点第十五课用表格定位网页第十六课充实主页第十七课建立分页面第十八课建立超链接第十九...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2-24 16:37:07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计算机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29 15:01:58 自然界的灾害 闵行版初中信息科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活动“自然界的灾害”的教学设计本案例是上海市(闵行版)《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一个活动,四个课时完成。教材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活动和网络专题探究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活动是通过对自然界灾害的研究,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有关防灾抗灾的宣传网页,让所有人都关爱我们的地球和家园,学会保护生命...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16 12:22:12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一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导言作为初中阶段的初始内容,本单元的信息技术简介和操作系统简介是必不可少、尤为关键的基础知识。根据人教版教材以为活动为主线的知识结构,教学中设计大小不同的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知识、深化概念、发展技能、运用创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展望。了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6 13:31:21 制作课程表[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美丽的课程表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使用“设置单元格”对话框来美化表格能力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美化表格情感目标:激发兴趣,培养美感和推移思维。重点:表格布局的调整难点:表格整体美感的把握教学方法: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做作表格,并且都动手制作了一个课程表,想看看自己的成果吗?(广播演示2-3个做作相对完整的课程表)上节课...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4 13:27:02 《图像处理》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图像处理⒈理论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真实的或仿真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问题设置和师生、生生间共同协作、交流来实现对有关知识意义建构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实践操作习得...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2 13:05:40 青岛版《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七课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学内容:数据的排序与筛选知识目标:学会在Excel中使用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功能能力目标:通过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排出我国在奥运会上的金、银、铜牌以及奖牌总数的排名情况。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排序2、数据的筛选教学方法:多媒体电子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数据的...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9 15:58:46 《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体信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体信息【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初中课本第六章第三节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制作诗歌演示文稿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就在于插入多媒体信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声音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一、教学目标:(1)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5 14:08:10 《查杀病毒与防范“黑客”入侵》教案.教学反思[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保护我的电脑——查杀病毒与防范“黑客”入侵教学内容《保护我的电脑》参考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的第二十二课。教师根据当前信息学发展的情况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最新的极具破坏力的电脑病毒、时下流行有效的电脑病毒查杀软件、反黑客软件等等。将本课开发为适合七年级学生信息课课后知识延续的学校课。学生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能熟练操作电脑,会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资源,对于...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4 12:26:13 地图版〈第二章 网络应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地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二章网络应用教案第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2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第5节因特网的接入第3节因特网的概述第4节WWW(万维网)第6节网上信息的浏览第7节信息的搜索第8节信息的进一步搜索第9节网上资源的下载第10节申请邮箱第11节发送电子邮件第12节收阅和管理电子邮件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是初中地图版教材第二单元,学生在了...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4 12:23:25 初中《封面演示页的设计与制作》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地图版初中信息科技教案:《封面演示页的设计与制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封面演示页的基本元素;2、知道封面演示页设计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插入图片、文字和艺术字的基本方法;4、尝试在封面演示页中插入SWF动画文件。过程与方法1、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选择符合主题素材的作用、重要性和方法;2、尝试运用...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4 10:59:40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今天,我“触”网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今天,我“触”网了班级:七(1)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网页浏览器窗口的组成;2、理解网页信息的构成;3、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信息的操作技能;4、掌握网址收藏与首页设置的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使用收集的网址进行上网,掌握浏览网页的技能;经过网址收藏和首页设置操作任务的训练,逐步熟悉网页浏览器窗口,掌握上网技巧;通过对保存的网页文件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网...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28 15:36:12 未来的计算机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2课未来的计算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能力目标:掌握不同软件之间内容的复制。情感目标:通过设计未来的计算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课前准备准备一些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的网址,供学生阅读;未来计算机设计方案。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学生通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操作应用已经比较训...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3-03 15:29:28 八年级信息技术网络与生活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网络与生活第1课我看网络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网络,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理解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2课上网必备了解让计算机连接上因特网的几种方式,了解各种上网方式分别需要哪些硬件和软件。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访问,了解我国目前因特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第3课我的E世界通过...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要学少儿编程?

推广编程教育这么久,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家孩子学这个是不是没有用啊?"随便在网上一搜,很多人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家长方面:外界关于少儿编程的信息太少,导致部分家长不太了解少儿编程。尤其非IT专业的家长更是如此。另外编程课在我国普及不大,地位也不如语、数、外等这些能够直接体现还在成绩的科目。

学校方面:编程教育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而且效果没保障,和文化课相比还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是有一些学校领导还是有超前眼光的,他们给自己的学生开设了信息学课程,从小就让孩子学习编程。据我了解,在浙江省,已将编程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了。

老师方面:部分老师还是固守着文化课成绩第一的观念,觉得编程可能会占据孩子的学习时间,另外不是所有的孩子学编程都会取得好成绩,至于参加NOIP就更难了。

地域方面: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接受到最新的信息和世界趋势,这也影响了家长的决策。相比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还没意识到编程的重要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用户最多。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编程对孩子重要性。但大部分人说起编程想到的还是复杂、枯燥、码农和高薪。其实儿童学习编程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自学等能力。学编程不一定要做程序员。

一、抽象逻辑思维

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维力。那些进入八年级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在四年级便开始明显落后。其实这部分孩子成绩之所以在这时候开始落后,恰好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步伐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在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童年期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十岁(通常是四年级)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思维发展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轻松。而如果思维发展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把握好孩子思维发展的这一转折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任务以前更多的落在数学等学科上,这些学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度的作用,但与编程教学尤其是scarch等比较成功的编程软件教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编程时写入的是命令,而生成的是可见的动作,可以很好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联系在一起,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操作形式是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极佳练习。

二、团队合作能力

现阶段在学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从而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知道付出。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而且编程教学可以很好

的把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的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多程序代码需要写入几十行甚至过千行,这样的任务在短时间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分散到一个团队里就变得可行了。

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合作要亲密无间,分工要细致,统筹要合理,一个大型程序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团队的成型。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合作,更能与远至大洋彼岸的朋友一同协作完成创作,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三、创新、自学等能力

少儿编程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编程过程中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正是今日孩子需要拥有的必备技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斯尼克教授表示,无论是理解极其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经济体如何运转,或是以分步骤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编程都大有帮助。它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表达自己。

最后我想说:少儿编程不应是一个功利的应试学习,学习的目的更多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当然现在确实也有很多学校对参加过编程相关赛事的:如NOIP等获奖的小朋友更加择优录取。如果孩子对这方面有兴趣,为何不让孩子学习呢?

少儿编程体验,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有什么影响

网络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语言”是一种结合了汉语、英语和汉语拼音,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它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的特点。网络语言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学生的话语方式、生活习惯、情感特征也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这样的一些变化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冲击着语言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也为语文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正确对待 网络语言,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新课标改革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及类型 (一)概念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时代。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信息符号系统,是在世界通行的网络自由空间中记录在磁盘这种媒体上的语言文字,它是传统语言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后的产物。而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语言。与常规语言的运用方式相比,网络语言具有新奇、简洁、幽默等特点。 从网络语言与其所反映对象的关系来看,可将之分为三类:一是网络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鼠标、病毒、宽带、登录、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主机、锚点、插件、软盘登录、端口、固件、位图、文档文本、象素、二进制、防火墙、公共域、坏扇区、局域网、通配符、域名系统、远程登录、爪哇语言等。二是网络应用常用言语,如网民、触网、黑客、电子商务、虚拟空间、注意力经济、网上出版、网上死亡、网上海盗、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警察、网关、网恋、网客、虚拟社区、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电子地图、电子货币、电子期刊、电子欺骗、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跳蚤市场、电子贸易系统、点击率、卫星网、远程网、资源共享、数字经济、存储系统、互动电视、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化生存等。三是网民日常交流用语,如大虾、斑竹、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等,这也是狭义的网络语言。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二)类型 借助于网络传输和网上交际的特点,网络交流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又独具特点的网络习惯用语,这些用语有的是汉语中已有的,但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的则是新出现的,属于新词语的范畴;有的则是仅存于网络领域的特异现象。网络习惯用语数量多,产生的速度快,突出体现了网络语体的特色,对网络语言的分类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 字母缩略类词语 这类词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组合起来形成缩略语,最为常用的有GG(哥哥) 、JJ (姐姐) 、DD (弟弟) 、MM (妹妹) 、PF (佩服) 、BC (白痴) 、BD (笨蛋) 、ZT (转贴) 、PMP (拍马屁) 、SJB (神经病) 、JJWW (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等。另一种是英文词语的缩略, 如BF (男朋友) 、GF (女朋友) 、SP ( support ) 、DL( download) 、TTYL ( talk to you later ) 、 VG ( very good) 、BBL( be back later) 、BTW ( by the way) 、 TIA ( thanks in advance) 、VIP ( very important person)等。有的英文缩略词只有一个字母,如U ( you) 、R ( are)等。这类网络缩略词的大量出现,起初只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交流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了。 2. 谐音转写类词语 此类网络习语是利用谐音的方法改变原词语的书写形式,以风趣、形象为目的。这种谐音只要求声母和韵母相同就可以,不顾及声调,主要有汉字谐音和数字谐音。汉字谐音的方式为近音替代,如“版主”可谐音为“斑竹、板猪”,相应的“主页”则成了“竹叶”,再如菌男(俊男) 、霉女(美女) 、幽香(邮箱) 、青筋(请进) 、酱紫(这样子) 、果酱(过奖) 、板斧(版副)等。这一类型的词语有的并不是网民有心而为之,主要原因是拼音字库中没有指定的词组,但运用拼音输入法的网民却在首先跳出的生造词中惊喜地发现,原来偷懒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进而推而广之,终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并使用。当然, 也有一些谐音词语是网民们出于搞笑或其他目的而有意对其原意进行歪曲的,如“菌男”、“霉女”等。汉字谐音还包括谐译,如homepage (主页)音译为烘焙鸡,modem (调制解调器)为猫。 数字谐音是另一种常见的网络词语类型,其方式包括:(1)以数字代词。常见的如“88”(拜拜) 、9494 (就是就是) 、7456 (气死我了) 、687 (对不起) 、55555 (表示呜呜地哭) 、7758 (亲亲我吧) 、 4242 (是啊是啊) 、748 (去死吧) 、987 (就不去) 、847 (别生气) 、 7998 (去走走吧)等。 英语词语同样可以以数字替代,如f 2 f ( face to face,“to” 的发音与“two”相同) ,me 2 是me too 的谐音, B 4 则是before 的谐音简写, fore 与英文four 的发音一样。这种由十个阿拉伯数字排列组合构成的数字网络词语形式简单,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有时比用词语表达更为简便和快捷。 (2)以词代数字。如win 95 谐音成“温酒屋”, win 98 则是“温酒吧”。PⅡ (奔腾2)说成“屁兔”。这种数字谐音目的不在于简洁而在于风趣。 3. 比喻联想类词语 上网者以联想丰富、思维活跃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富有创新精神, 喜欢标新立异。在网络交际中为了表现自己的前卫、时尚等,创造出了一大批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比喻联想类词语。流传广泛的有:“青 蛙”表示不够帅气的男性,而“恐龙”则指长得不太好看的女性;“菜鸟、小虾”指网络新手,而“老鸟、大侠”是对网络高手的称呼。“灌水”是指在论坛上随便发一些不足50 字的帖子;“坛子”就是指论坛,在每一个“坛子”里,上下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被称作“楼上” 和“楼下”,发帖子的人则是“楼主”;“造砖”指认真地写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果在论坛上能够引起大家的争论,就叫作“拍砖”。这类词语有很强的衍生性,如由“灌水”就衍生出了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皆指灌水狂人,水母特指女性) 、水手(灌水者) 、潜水员(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等,由“网虫”产生出了爬虫、网络新手、小虫(中级网虫) 、飞虫(高级网虫)等词语。这类词语大多是通过比喻、联想的方法形成的,具有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的特征。 4. 符号象形类词语 这类词语是网民们利用计算机键盘上已有的各种符号创造出来的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色彩的符号组合或利用电脑技术创造的表情图像。这些符号组合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代表固定的意思, 在网络语体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充分体现了网络的特色。如“: - ) ” 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示微笑或开玩笑, “^o^”表示惊讶,“^! ^”表示赞许,“: - S”则代表语无伦次的意思。诸如此类的还有“3 : 0”(小丑) 、“: 3 ) ”(陶醉的神情) 、“: @”(牙痛) 、“x- ) ”(我死了) 、“ ~~~~(_)~~~~ ”(哭泣) 、“( ?? - ?? ) ”(恋爱) 、“O(∩_∩)O~”(哈哈大笑) 、“~(@^_^@)~”(害 羞)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又出现了一些更为形象的符号词语,如: (坏笑)、 (晕倒)等。网民用这种符号来代替某些要表达的意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是一种非常形象直观且简约生动的表达方式。 二、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广泛使用。不少学生将英文字母符号,用谐音字代替规范词语,使用自创的词语,或使用汉语拼音缩写代替汉字。例如,在中小学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的)作文中, 常常是可以看到这样例子的: “昨晚,偶GG(哥哥)带着他滴GF(女朋友,英文girlfriend 的简写)到偶(我)家来 7 饭,那个 MM 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 PMP (拍马屁),那样子真是好 BT(变态),实在是让偶粉寒(很汗,即就是没有办法表达的无奈),偶粉8 稀饭(我很不喜欢)她的话???? 饭桌上,GG 的GF 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 P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 QQ 上"打铁 "(发帖子)去了”。 在 QQ 聊天中,BBS 上的言论里,QQ 空间、BLOG 日志里,乃至我们所要研究的语文作文中,密密麻麻几乎全是网络语言:“晕”、 “倒”、“偶”、“东东”、 “灌水”、“恐龙”、“MM”“GF”、 “RPWT”、“555”,“ ∧_∧”。 “晕”“倒”是指对方说的话有点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偶”是指我,“东东”即东西,的意思; 在网上乱留言叫“灌水”,“恐龙”指的是丑女,“MM”表示“美眉”,“GF”则是英语女朋友的缩写,RPWT 是“人品问题”的缩写, “555”表示“呜呜呜”, “∧_∧”表示微笑等。还例如“9494” 表示“就是就是”,“886”表示“拜拜了”,“PK”表示“单挑”;或词义他用,如用“粉丝”指“歌迷”(Fans)等网络用语,这些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 、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在当今用汉语交流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交流的困难,所以不能过度地、无序地用谐音来幽默, 那将取消汉字的表意性。把汉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数字混合、杂糅着使用,则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此类的网络语言,词汇混乱,语法逻辑乱杂,主题单薄庸俗化。 据媒体报道:在一场参赛者多达100 余万人次的全国性作文比赛中,曾有至少50 万篇参赛作品因使用网络语言而在初选中落马。究其原因,这50 余万篇参赛作品无不是在文中使用了诸如“囧”、“偶”(我) “努力ing”等的网络语言。“并非是我们排斥网络语言,甚至有些网络语言还挺有意思,但更多的是用网络语言写的作文不忍卒读。”组委会成员祝玖宏老师如是说。语言运用清楚、活泼是该届作文比赛的一 个重要标准,但参赛者用网络语言写作时,随意性强、错别较字多、有些用语啰嗦且无实际意义,严重干扰了阅读,让人不知所云。“这些作品在初选时就被淘汰了。” 透过以上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深深地体会到网络语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然改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也正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说话和写作方式。在他们的日记、周记里,甚至 作文里面充斥着大量“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它”的大杂烩式的网络语言,可以说,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的作文教学。 不少网络语言还带有粗俗性、低级性,戏谑性等不文明用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仪。不少学生常常改编电影中、文学作品的经典对话和句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反映了学生嘘哗取众,蔑视传统和经典的叛逆心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这种青春不良心理,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三、学校、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网络语言呢? 1.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辨别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迎合了当代人求新、求变的社会心理,和凝重、深奥、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相比,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并因此而备受青年学生的喜爱。网上快速的交流,使学生不再对语言进行仔细的推敲,这样,没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势必会导致对语言的错用和乱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时,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语言规范。所以,作为培养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学校,就要加强传统语言教学,从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内部结构的各个方面加强这些传统知识的教学,把传统语言教学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并且要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语言规范。 2.适当教授一些社会方言的知识,提高青少年运用语言的能力 “社会方言是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变体。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 用上的变异”。网络语言是网民这一言语社团在网上交流时创制的一 种社会方言,是传统语言的变体,它适用于网络交流的语境,在网民这个言语社团内部它可以作为交际工具,但是如果把它拿来广泛运用到网络之外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势必会引起语义的误解。比如网民们说的“美女”是指“霉女”,和网络以外的传统语言中的意思完全不同;“GG”这个网络字母词更是让没有上网经验的人不知所云,但是,经常上网的网民知道它是“哥哥”的意思。所以,网民使用网络语言应该局限于网络中,否则,就会引起交际的混乱。教师在中学和大学对学生进行以上语言变异理论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传统语言和社会方言的不同,认清只有传统语言才是全民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具有局限性。 3.了解网络语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顺应网络时代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接触网络 、使用网络是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语言工作者,教师要学习并掌握网络语言知识,站在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网络语言的本质,使他们了解网络语言的构成、网络语言特点,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手段,还应有意识地把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进行比较,找出网络语言不合乎传统语言规范的表达,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4.强化学校对学生网络语言的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使用积极健康的网络词语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文明教育的的重要场所,必须牢牢抓住这块阵地不放,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语言教学课,加强网络语言文明规范教育,让学生遵守网络文明规范,引导 学生使用积极健康的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糟粕,远离网络垃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5.有效利用网络语言的创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传统语言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对于活泼好动、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来讲,这会束缚他们的思维,不利于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会导致其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网络语言新鲜奇特,生动形象,活泼幽默,能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意识,如果运用得当,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说某女长得漂亮可以称其为美眉, “形容某人有点笨,不直接说明,而说他的内存不够”。通过使用一些好的网络词语,不但不会引起歧义,反而会丰富表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网络语言风行天下,它在发挥自己交际作用的同时,也对传统语言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学校和教师要继续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青少年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自觉维护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同时,还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利用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吸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汉语系统。

为什么说Python是值得学习的编程语言

硬壳儿今天为什么要向大家推荐python这门编程语言呢?因为在2018年的时候,教育部正式将python纳入了高中新课标,也就是说从2018年进入高中学习的孩子就要学习python了。

而对于少儿编程的启蒙教育,一般都是从最简单的一些东西开始学起。然后就是学习“爬虫语言”,等学会之后,可能又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Python到底是什么?Python也叫做大蟒蛇,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并不是静态的,而且被更多的使用于开发大型独立项目中。

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人选择Python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免费!Python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不收费的一种编程语言。 这对于家长来说,教孩子们学习少儿编程也是一部分可以节省的支出。

第二:Python是更简单,更严格的编程顺序! 这个对于少儿编程是十分友好的,比起C语言、C++来说,Python更容易接受,更有亲和力,并且容错率更低,十分便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编码习惯的养成。这方面就不得不提一下Python程序语言设计者—— g u I d o 的至理名言: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

第三,有更多的拓展素材,当然这点不一定只针对于少儿编程,但是也适用于少儿编程!

更多的拓展素材意味着你可以用python做更多的事,完成更多的高级任务,实现完整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功能。等到小朋友们逐渐学会少儿编程这种计算编程能力之后,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我们以"Hello World"为例,来看一下几种语言的代码:

C 语言的代码:

int main(){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Java的代码: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Python的代码:

print("Hello World!")

由此可以看出,Python的代码更加优美简洁,Python语言更适合入门。它注重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编程语言的语法和结构。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成一个小程序。

浙江省将Python纳入了高考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中小学生要上人工智能课程,推广编程教育;

2018 年 3 月起,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新增 “ 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科目;

2018 年起,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将放弃 VB,将 Python纳入为浙江高考内容之一;

另外,北京和山东确定将 Python 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

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少儿编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同年,浙江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出台,Python确定进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从2018年起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编程语言将会从vb更换为Python。

编程语言 Python 还被纳入高考科目,甚至进入到小学生的教材,要求未来每个孩子都要学习 Python 语言。Python语言课程化将成为孩子学习的一种趋势。

我们已经成功的为数以千计的孩子提供编程知识,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编程,并喜欢上编程。根据我们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和教学反馈,我们认为把Python作为孩子的启蒙源码编程语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 评论列表:
  •  嘻友叙詓
     发布于 2022-11-29 04:25:03  回复该评论
  • 1课走进网络教室第2课我的老师第3课个人小档案第4课介绍我自己第5课认识新同学第6课网上交个好朋友第7课我的学习体会第二单元遨游Internet第8课神奇的网络第9课网上诺贝尔第10课浙江旅游第11课生物圈二号第12课网上图书馆
  •  依疚千鲤
     发布于 2022-11-29 02:03:32  回复该评论
  • 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便可从中找到与这节课关系密切的答案,从而引入课题。在接下来的新课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同时通过帮助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知识链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双机互连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通过各种途
  •  北槐独语
     发布于 2022-11-28 23:20:19  回复该评论
  • 是什么?Python也叫做大蟒蛇,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并不是静态的,而且被更多的使用于开发大型独立项目中。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人选择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第一:免费!Python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不收费的一种编程语言。 这对于家长来说,教孩子们学习少儿编程也是一
  •  蓝殇铃予
     发布于 2022-11-29 07:09:03  回复该评论
  • 网络语言呢? 1.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辨别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迎合了当代人求新、求变的社会心理,和凝重、深奥、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相比,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并因此而备受青年
  •  依疚海夕
     发布于 2022-11-29 07:47:50  回复该评论
  • 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新课标改革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及类型 (一)概念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时代。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