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入侵

入侵网站,破解服务,入侵服务,渗透测试,网络安全

盗号判例(盗号构成什么罪)

本文目录一览:

我游戏账号被盗,我已经掌握盗号的人的电话号码,邮箱,请问我可以报案吗,警察会不会管!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已有一些判例。在判例中,只要有充分证据能够证明是当事人用人民币换取的网络财产,就属于当事人的私有财产,受到我国法律保护。 一旦游戏账号被盗,可携带本人身份证件、网络游戏账号属主证明(由网络游戏运营商提供)及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被盗情况(由网络游戏运营商提供),到您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平时应记下网络游戏账号的注册信息,因为只有您能提供完整的注册信息,运营商才会开具相关证明。

关于虚拟财产

朋友,把我之前解决过的回答问题给你,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的现行法律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上还处于空白,没有明确性的规定。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获得,需要玩家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上网和购买游戏时间的费用,即使是虚拟财产是交易来的,那它也直接与货币形成了等值关系,所以在法律实践中,有不少涉及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都将其视为理应受保护的财产。

可以去法院起诉立案,但是不一定能找到法律依据。我给你提供几个判例,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1、2004年11月9日,广州市公安局网监处接到广州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报案称,他们的《大话西游Ⅱ》游戏中部分玩家的游戏账号被人盗取。警方很快查明,一个叫颜亿凡的游戏玩家在2002年开始玩“大话西游”的网络游戏。2004年,颜亿凡经短期聘用,成为当年网易《大话西游Ⅱ》2周年庆活动的工作人员。通过接待游戏玩家,颜亿凡拿到玩家资料30多张。于是他伪造玩家的身份证,将假的身份证复印件传真回网易公司,以安全码被盗为由,骗取网易公司修改了那些玩家的安全码,他拿着新的安全码在广州的数个网吧里将那些玩家的“神兽剑精灵、猴精、斩妖剑”等“装备”分别卖出,获利近4000元。这个案件被广州中级法院宣判,“网络小偷”颜亿凡因盗窃他人网络虚拟财产———网络游戏“装备”,被终审判决盗窃罪名成立。

从这个案件看来,公安司法机关已经承认了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性,属于个人财产的一部分。

2、

2007年1月26日上午,供职于南京某科技公司的李皞、张怀畅匆匆地赶到濉溪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报案,称他们购买的18张“星 战前夜”游戏卡被人盗取了。原来, 2003年,两人花了24000元购买了24张游戏卡,为了使游戏卡尽快升值, 2005年他们在濉溪县开了一家EVE游戏工作室,并请人帮助他们一起玩这个游戏。

经调查,王涛和王冬兄弟具有重大嫌疑。“我知道你们为什么找我,我把李老板的‘星战前夜’游戏卡密码盗用了,一共盗用了18个。”据王冬向警方交待, 2005年11月,经朋友介绍,王涛和王冬兄弟来到李皞的EVE游戏工作室帮打游戏。后来因为报酬问题,王氏兄弟离开工作室,但离开的时候,王冬没有拿到当月的工资。 2006年12月6日凌晨,王冬破解了李皞的18张游戏卡账号密码,并给了王涛一个。后来,王冬把其中六七个账号中的一些装备换成了游戏币,共卖了400多元钱。

王冬的行为属于盗窃无疑,但是盗窃虚拟财产是否构成犯罪,却产生了很大争议。法院经审理认为,虚拟财产如同光、电、热等一样,虽然无一定的形体,但它具有确定的财产属性,故可以将虚拟财产纳入无形财产的范畴,符合刑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其它财产”的定义。王冬盗取的18张游戏卡的总价值为27375元,属于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鉴于王冬认罪态度较好,在公安机关未掌握其犯罪事实前,主动自首,且积极缴纳罚金,可酌情从轻处理。据此,濉溪县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3、2004年上半年,安徽太和县的网络游戏玩家赵明惊讶地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购来的大量“极品游戏装备”竟然被盗。为了让自己的损失不白白付诸东流,他将游戏的运营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盛大”)告上了法庭。尽管与“中国首富”之一的盛大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天桥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但是,赵明却最终赢得了官司。

日前,太和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上海盛大”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将赵明所丢失的34种“武器装备”分别恢复到赵明的两个id内。此后,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和解:“上海盛大”于“执行和解协议”签署后3个工作日恢复赵明游戏账号内的“装备”;赵明则同意“上海盛大”对所恢复的“装备”予以冻结4个月……

由此,被称之为安徽虚拟财产第一案的本案终于尘埃落定。

盗号犯什么罪

触犯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账号属于虚拟财产,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离婚时将网游装备作为财产分割的判例。网络账号也属于个人财产。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拟物品被盗,怎样定罪?法律如何规定?

一:目前我国不认可虚拟财产,说国家对虚拟财产也有税的,请拿出依据来,天方夜谈啊...

二:目前我国没有立法保护虚拟财产,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虚拟财产.

三:由于没有法律规定,虚拟财产的价值法律是不认可的.

四:韩国:法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服务商而具有财产价值。服务商只是为玩家的这些私有财产提供一个存放的场所,而无权对其作肆意的修改或删除,这种网财的性质与银行账号中的钱财并无本质的区别。

台湾地区:1997 年台湾“立法院”通过刑法修正案,将第323条“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为“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或电磁记录,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案把“电磁记录”列为“动产”,使网络游戏账号被盗终于有法可循,盗取他人账号内的虚拟宝物的人不再可以逍遥法外。关于虚拟财物之物权效力,“法务部”于2001年12月正式解释,电磁纪录在诈欺及窃盗罪章中均以动产论,有关线上游戏账号及道具资料,均是以电磁纪录方式储存在游戏服务器中,该游戏角色及道具虽为虚拟,然现实世界中均有一定财产价值,玩家可透过拍卖或交换,与现实世界财物并无不同。由此可知,线上游戏之虚拟财物在法律上视为动产,玩家对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所有人得依民法第七百六十七条规定,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所有物者,得请求返还之。盗用他人账号者,亦得依刑法第三百二十条“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窃取他人之动产者,为窃盗罪”之规定加以处理。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虚拟财产的立法,但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盗窃虚拟财产的案件按盗窃罪处理了,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立法的规定,法院的判决也存在一些争议.虚拟财产立法估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施的.

参考:穗首例盗窃虚拟财产刑事案宣判 罚款5千

全国最大盗窃虚拟财产案告破

国外的资料:

一)韩国

在韩国,根据韩国警察厅的统计,仅2002年1月到10月,与网络有关的犯罪达到2.5万件,其中与网络游戏有关的虚拟犯罪占到 26%,达到6519件。另据汉城警察厅搜查部发表的电脑犯罪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体犯罪中网络游戏的黑客攻击及欺诈占47.9%,一般欺诈占 10.7%,黑客及病毒传播占7.4%,个人信息侵害占6.1%。据韩国有关专家分析,因为好奇心、冲动而引起犯罪的少年明显减少,反而在网络游戏现金交易等财产取得上的欺诈行为增加,而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则以青年、中年为主。这些现象的存在促使韩国开始正视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并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服务商而具有财产价值。服务商只是为玩家的这些私有财产提供一个存放的场所,而无权对其作肆意的修改或删除,这种网财的性质与银行账号中的钱财并无本质的区别。

(二)香港地区

在香港,近年来由于网上游戏的武器有价,“网上武器失窃”层出不穷。2002 年11月中旬。由于香港葵涌16岁的游戏参与者梁某不能忍受被人偷去辛苦“练功”换来的网上“武器”而跳楼自杀。这一案件的发生,导致香港警方严重关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此前,香港警方曾因虚拟财产失窃案首次采取过行动,拘捕了三名年龄16至19岁的“网络大盗”。2002年6月10日,香港地区一名16岁的男孩在铜锣湾一网吧玩一个网上角色扮演冒险游戏后离开,但之后他发现自己游戏账户内15件武器(斗篷、盔甲、宝剑)被他人私自转移到其他账户,总值达五千元,于是报警求助。商业罪案调查科科技罪案组警员深入调查后,发现事主于6月10日离开铜锣湾一网吧后,他的游戏账户即被他人重新登入,而他账户内的武器亦被转移至其它账户。科技罪案组人员翻查计算机纪录,最后成功确认三名游戏用户的身份,怀疑他们与窃案有关,涉嫌触犯“有犯罪或不诚实意图而取用计算机”的罪名。 2002年11月,警方分别于鱼涌、湾仔和西环地区拘捕了3名16至19岁的青少年。这是香港警方首次侦破盗取网上游戏虚拟财产的案件。

2002 年香港警方一共接获272宗计算机犯罪案,其中涉及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案164宗,其它计算机盗窃案25宗,较前年大幅上升四成半及近一倍。但香港的网络游戏开发商指出,报警数字只属冰山一角。有网络游戏供货商透露,平均每日都可接获超过百宗的投诉,投诉内容均与网络游戏中贮存的“武器”不翼而飞有关,显示情况相当严重。在国际拍卖网站“eBay”,或香港本地的网站时常会有网络游戏中的武器出售,一些热门游戏,如《DiabloII》及《Everquest》中的罕见武器,炒价更会高达过百美元,部分玩家直言,这类在网上拍卖的武器大多来历不明。

香港警方认为,网上游戏的武器已经变成可以转移及具有金钱价值的东西,警方将会时刻关注偷取网上游戏工具的行为。对于这种在虚拟世界的新兴罪行,香港警方已经成立专门的项目部门处理。警方发言人同时强调,若以偷窃手法取得游戏武器,无论金额多少,均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狱五年至十年。国际刑警代表警告,此类案件一旦触及跨境犯案,国际刑警一定会与海外执法人员,包括与香港合作,全球追缉疑犯归案,家长应小心看管子女,以免堕入法网。国际刑警管理监控及业务表现评核组专业顾问雷保雅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不要误以为在网上游戏中盗取虚拟武器是一件小事,疑犯是明知故犯,盗窃更属刑事罪行,一旦证明有跨境犯罪成分,不论案件大小,国际刑警定会协力打击。

为有效治理愈来愈多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信息科技违法犯罪,香港政府已陆续修改了各项条例。例如,根据《电讯条例》第 27A条,任何人藉电讯,明知而致使计算机执行任何功能,从而在未获授权下取用该计算机所保有的任何程序或数据,即属违法,最高刑罚罚款20000元。《刑事罪行条例》第200章第161条规定,有犯罪或以不诚实意图取用电脑而使其本人获益或引致他人蒙受损失,最高刑罚可判监禁5年。如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的,根据该《条例》第201章第17条的规定,最高刑罚可判监禁10年。

(三)台湾地区

在台湾地区,网络游戏犯罪案件属于高发性案件,数量占整个网络犯罪案件的第二位。根据资料显示,以2002年为例,总数三千多件的网络犯罪里就有一千余件属于网络游戏犯罪案件,犯罪型态包括:盗取玩家的虚拟宝物、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用社交或是木马工具,入侵或骗取诈欺虚拟物品、账号。另外还有强盗、恐吓以取得游戏相关物品等事件。

1997 年台湾“立法院”通过刑法修正案,将第323条“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为“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或电磁记录,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案把“电磁记录”列为“动产”,使网络游戏账号被盗终于有法可循,盗取他人账号内的虚拟宝物的人不再可以逍遥法外。关于虚拟财物之物权效力,“法务部”于2001年12月正式解释,电磁纪录在诈欺及窃盗罪章中均以动产论,有关线上游戏账号及道具资料,均是以电磁纪录方式储存在游戏服务器中,该游戏角色及道具虽为虚拟,然现实世界中均有一定财产价值,玩家可透过拍卖或交换,与现实世界财物并无不同。由此可知,线上游戏之虚拟财物在法律上视为动产,玩家对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所有人得依民法第七百六十七条规定,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所有物者,得请求返还之。盗用他人账号者,亦得依刑法第三百二十条“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窃取他人之动产者,为窃盗罪”之规定加以处理。目前针对网络游戏的犯罪行为,已有实际判决,如台北地方法院刑事简易判决书九十年度简字第三九九三号,依嫌犯连续以诈术得财产上不法之利益,处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罚金,以叁佰元折算壹日,缓刑贰年。即为台湾首宗线上游戏窃盗案判例。 由于台湾地区刑法学学界及司法实务界一向认为:刑法上所称之窃盗,须符合破坏他人持有、建立自己持有之要件,而电磁记录具有可复制性,其与电能、热能或其他能量经使用后即消耗殆尽之特性不同;且行为人于建立自己持有时,未必会同时破坏他人对该电磁记录之持有(例如:以复制之方式取得他人电磁记录)因此,将电磁记录窃盗纳入窃盗罪章规范,与刑法传统之窃盗罪构成要件有所不同。 因此,2002年底台湾通过刑法修改案,将第323条“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或电磁记录,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改回“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2003年6月27日,台湾刑法增订第三十六章“计算机犯罪专章”,其中新增“无故入侵电脑罪”规定:“无故输入他人账号密码、破解使用电脑的保护措施或利用电脑系统的漏洞,而入侵他人的电脑或其相关设备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并处以十万元以下罚金。”而新增“保护电磁纪录”的规定(第359条)则明订:“无故取得、删除或变更他人电脑或其相关设备的电磁纪录,致生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在刑法增订“计算机犯罪专章”后,“法务部”邀集业者与相关单位进行座谈,讨论线上游戏纠纷的问题。关于虚拟世界的纠纷是否该以刑法论处的问题,与会的业者代表与律师认为,线上游戏产生问题,不应该以刑法论处,应该视为不同的场合,甚至是属于不犯罪的。例如与会的赖文智律师即表示,对纯粹虚拟世界的活动,应该只是游戏的一部分,不适合以刑法规范,也应该是没有罪的。但现任“法务部”检察司检察官并一手催生“计算机犯罪专章”的叶奇鑫则认为,谈虚拟宝物窃盗和诈欺是否应以刑法处罚,虽然有学术上之价值,但过去二年来,法官和检察官对于此类案件已有高度共识,均判处有罪,而且从法律的角度观察,虚拟宝物确实具有价值,不管游戏厂商允不允许买卖虚拟宝物,虚拟宝物都有《行情表》,玩家之间的买卖及交易非常普遍,很难仅因为是游戏,就否定这些计算机资料受法律保护之价值。但是,由于这类案件数量庞大,以去年为例,警察就移送了一千多件虚拟宝物案件,而这种案件情节多属轻微,为了避免浪费检警有限之侦查人力,也为了让玩家之间可以经由和解免除到法院、警察局诉讼之困扰,2003年6月27日施行之刑法计算机犯罪专章,已经将计算机犯罪原则上列为告诉乃论。叶奇鑫表示,当初在编法时正好是2001年《欧洲网络犯罪公约》通过之际。由于《欧洲网络犯罪公约》是世界第一套针对网络犯罪所规范的条文公约,并且就像是一套标准,让各国可遵循其标准,再依不同需求与法令做出适当的规范与处罚,因此他也在参照与比较下拟出最适合台湾的刑法增定第三十六章“计算机犯罪专章”。“事实上,很多玩家只是希望把东西要回来而已,不一定要置对方于罪,也因此,游戏公司若能协助玩家将被盗的宝物、账号寻回,在新的计算机犯罪法律架构下,玩家间有很高的和解机会。” 叶奇鑫表示,在2003年6月刑法未增定计算机犯罪专章之前,司法实务上还是将这些案件以刑法中的窃盗、强盗、诈欺与恐吓等罪论处。由于当中很多案件的当事人都是未成年人,故多数案件裁定都是在少年法庭,为保护少年的权益,这些案件结果都不会公布,相对地也希望涉嫌犯罪的少年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至于成人涉及的案件,经判决成立者,去年也有数百件,显示虚拟世界的犯罪,数量上还是惊人的。刑法增定计算机犯罪罪章之后,今年6月底以后的案件,实务上将以新的法律论处,刑度虽然没有改变,都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新法改为告诉乃论,希望能让玩家有更多和解的空间。

什么是撞库攻击?以及如何防范撞库攻击

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使用的是相同的帐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登录B网址,这就可以理解为撞库攻击。

撞库可以通过数据库安全防护技术解决,数据库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漏扫、数据库加密、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扩展资料:

著名案例:

以京东之前的撞库举例,首先京东的数据库并没有泄漏。黑客只不过通过“撞库”的手法,“凑巧”获取到了一些京东用户的数据(用户名密码)。

而这样的手法,几乎可以对付任何网站登录系统,用户在不同网站登录时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就相当于给自己配了一把“万能钥匙”,一旦丢失,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说,防止撞库,是一场需要用户一同参与的持久战。

2014年12月25日,12306网站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疯传。对此,12306官方网站称,网上泄露的用户信息系经其他网站或渠道流出。据悉,此次泄露的用户数据不少于131,653条。该批数据基本确认为黑客通过“撞库攻击”所获得。

2018年6月5日报道,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对谭某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数据,叶某某、张某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提起公诉。

2018年5月21日,余杭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被告人谭某某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被告人叶某某因犯提供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被告人张某某因犯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撞库打码案件的首次判例。法院完全采纳检察院的起诉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撞库攻击

  • 评论列表:
  •  澄萌千仐
     发布于 2023-03-26 04:57:04  回复该评论
  • 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为“电能、热能及其他能量或电磁记录,关于本章之罪,以动产论”。修正案把“电磁记录”列为“动产”,使网络游戏账号被盗终于有法可循,盗取他人账号内的虚拟宝物的人不再可以逍遥法外。关于虚拟财物之物权效
  •  绿邪好怪
     发布于 2023-03-26 08:58:51  回复该评论
  • 立自己持有时,未必会同时破坏他人对该电磁记录之持有(例如:以复制之方式取得他人电磁记录)因此,将电磁记录窃盗纳入窃盗罪章规范,与刑法传统之窃盗罪构成要件有所不同。 因
  •  青迟寒洲
     发布于 2023-03-26 06:55:33  回复该评论
  • 年,安徽太和县的网络游戏玩家赵明惊讶地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购来的大量“极品游戏装备”竟然被盗。为了让自己的损失不白白付诸东流,他将游戏的运营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盛大”)告上了法庭。尽管与“中国首富”之一的盛大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天桥不是一个重量
  •  离鸢饮酎
     发布于 2023-03-26 09:09:56  回复该评论
  • 故入侵电脑罪”规定:“无故输入他人账号密码、破解使用电脑的保护措施或利用电脑系统的漏洞,而入侵他人的电脑或其相关设备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并处以十万元以下罚金。”而新增“保护电磁纪录”的规定(第359条)则明订:“无故取得、删除或变更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